光荣与梦想——中国陶瓷机械装备产业30年发展纪实

首页 > kaiyunty > 开云平台手机网页版

光荣与梦想——中国陶瓷机械装备产业30年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4-04-05] 来源:开云平台手机网页版

  5月29日~6月1日,2013中国国际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广州琶洲展馆盛大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家企业,携最新设备、最新技术在80000平方米、4500余个展位上同台竞技,为国内外买家和观众倾情上演了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其中,国内众多参展企业成为此次展会上的明星。

  纵观近年的历届广州陶瓷工业展,我们大家可以看出,展会的格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意大利、德国、日本等陶机装备强国喧宾夺主、独领风骚,到如今国内企业与之平分秋色、掩其光芒、占据主导。

  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我国陶瓷机械装备产业走过的30年发展历史,我们大家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部奋斗史:从1983年,佛山市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从意大利引进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开始,中国的陶瓷机械装备产业便拉开了从完全依赖进口,到简单模仿,到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再到走出去、与国际巨头同台争锋、奋立拼搏呐喊,并取得骄人成绩的历程。

  有人评论说,中国的陶瓷机械装备产业从“靠别人”到“靠自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无地位”到“大品牌”,一路走来,一路风雨;一路艰辛,一身荣光。

  而这仅仅是中国陶瓷装备产业这三十年历程的一个缩影。展望未来,它仍然是一部奋斗史、一部创新史,在光荣与梦想当中继续前行。

  彼时,国内如唐山、景德镇、湖南等国有陶瓷机械厂大都以生产制造一些简单的日用陶瓷机械设备为主,到80年代开始引进、仿制日本等国的日用瓷设备,但都没取得成功。

  1983年,佛山市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从意大利引进了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这是一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揭开了中国建筑陶瓷产业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的序幕。从这样一个时间段开始,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从国外引进自动化墙地砖生产线的热潮。

  对此,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杰军博士在其所著的《中国智式》一书有详细记载:

  1985年11月,佛山市石湾建国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瓷片自动生产线月,佛山市石湾工业陶瓷厂从日本引进全国第一条年产500万件的琉璃瓦生产线,生产日式与西式琉璃瓦;1989年7月,佛山市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日本乐华株式会社、香港圆方国际有限公司三方合资建成铺石砖生产线,开始生产被称为广场砖的仿石砖;1989年,石湾瓷厂从日本引进的日产2000平方米彩釉锦砖生产线也正式投产

  在此浪潮下,山东、福建的建陶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引进,各地建陶产业也都取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公司数和生产线急剧增加。

  资料显示,从1983年开始到1989年,在短短的几年间,全国引进的生产线多条,来自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全自动压砖机、辊道窑、施釉线、印花机等关键设备被大面积引进。并且在这几年间,引进生产线亿美元以上,全国建陶公司数增至数百家。

  这场席卷全国的引进国外全自动生产线的热潮,点燃了我国现代建陶工业大发展的火种。从此时起,国内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开始了从“靠别人”到“靠自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历程。

  也正因为此,1983年被业内称为国内建筑陶瓷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而利华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这一事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建陶工业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具有56年历史的恒力泰公司,是佛山乃至中国现代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的缩影。

  资料显示,1986年,由国家建材局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和石湾陶瓷机械厂(恒力泰公司前身)三家联合,开始了自动压砖机的研发和生产。

  在当时看来,研发自动压砖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业内很多人对此都执怀疑的态度。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进口自动压砖机几乎垄断了国内市场,而国内生产的压砖机仍停留在手动生产的阶段。

  但成功打破了质疑。1988年,国产第一台YP60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在佛陶集团陶瓷机械制造总厂(恒力泰公司的前身)诞生,此举使国内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从生产传统的手动双盘摩擦压砖机向高科技的全自动压砖机产品结构转型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1989年,YP600型液压自动压砖机通过了国家建材局鉴定,填补了我国陶瓷自动压砖机的空白,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陶瓷自动压砖机的历史。

  90年代中期,国内陶瓷生产公司开始大量上抛光生产线。同时,磨边机的应用也开始日益广泛,市场呈蒸蒸日上之态。而这两种设备在当时还完全处于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

  在这一时期,国内另一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优秀企业广东科达机电潜心于这一领域的研发生产,并且攻破多项技术难关,在这一领域内取得了长足发展。到1998年前后,科达抛光线基本替代了进口抛光线,开始让外国人刮目相看。

  在同一年,为了抢占新的市场制高点,广东科达机电攻克了大吨位压机技术,推出国内第一台大吨位压机KD3200吨压机,这标志着中国陶机装备公司开始掌握了陶机装备的核心技术,再次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

  陶瓷机械装备产业的另一重点领域窑炉,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过程。

  1983年,国家建材研究院研制成功了26米双层油烧辊道窑,用于烧成釉面砖;同年,广东佛山全套引进了一套先进的意大利辊道窑;1988年,国家建材局以购买图纸的方式,从意大利唯高公司引进了整套瓷砖生产线的图纸与技术,在四川自贡建陶总厂建了一条年产70万平方米墙地砖国产化示范线,生产线设备按不同工段分包给几个国营的设备制造厂,其中窑炉部分由唐山轻工业机械厂制作,以此来实现了陶瓷窑炉的国产化。

  与此同时,广东部分企业还通过对进口窑炉进行测绘的方式,模仿制造出了窑炉设备,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推动了窑炉设备的产业化。

  需要强调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外资陶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有国外窑炉企业最原始技术的窑炉产品开始大量出现并运用在中国的各陶瓷产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市场上的窑炉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到了90年中期,中国的窑炉研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形成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这一时期内,由于当时国内陶瓷行业正处在快速地发展的阶段,国内窑炉设备基本上是以供应国内市场为主,出口市场占有率很少。在这一时期内,国内市场形成了进口窑炉设备与国产设备平分秋色的态势,直至90年代后期,进口窑炉的市场占有率逐渐被国产窑炉设备所占据。

  统计显示,2000年后的十多年间,国产陶机装备技术不断走向成熟,并以其超高的性价比的优势逐渐成了国内市场的主流。有资料显示,国内建筑陶瓷装备由1983年以前的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到2007年进口装备降到了10%以下。目前,中国建陶装备的国产化率接近100%,国产设备已经全面取代了进口设备。

  进入21世纪后,受益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环境,建筑陶瓷市场规模迅猛扩大,这也为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孕育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此大环境下,国内一批陶瓷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这其中,以科达机电、恒力泰为代表的一线陶瓷装备供应商在陶瓷装备技术领域已经全面接近或赶超世界水平。

  自1988年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液压自动压砖机以来,恒力泰一直专注于这一领域的研发生产。历经20多年的发展,恒力泰目前已形成了从600吨到7500吨共20多个规格品种的压机大家族,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自动压砖机产销量和出口量连续多年雄踞全国第一地位,已经树立了其中国陶瓷压机第一品牌的地位,并且在全球的压机制造领域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由恒力泰自主研发的万吨级液压自动压砖机也将于今年年底面世。在业内看来,这更是中国压机领域备受瞩目并寄予厚望的里程碑之作,这不单单是一个吨位符号的跨越,更是承载了中国压机跨时代的梦想。

  有业内专家对此评论,万吨级压机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压机生产制造领域由此进入了万吨级时代,与国外的差距再次缩小。

  近年来,科达机电在向建陶业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向墙材、耐火材料装备及环保工程领域拓展、延伸,并成功推出了一系列包括 “固体废弃物制砖技术 ”、“大规格陶瓷薄板整线技术”、“人造石整线技术”、“清洁煤气化技术 ”、“高端液压柱塞泵技术”和“工业风机技术”在内的一批接近世界水平的节能环保高端技术和装备。

  在窑炉设备制造方面,也涌现出了一批如中窑窑炉、摩德娜窑炉、中鹏窑炉等专业研制精品窑炉的佼佼者,继续引领潮流和开创新局面。

  而国内近两三年来兴起的喷墨打印设备,更是在短短三年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且实现国产化。如今,国产喷墨打印设备正以其性价比优势,稳步拓展陶瓷喷墨市场。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之前发布的《中国建筑陶瓷机械市场分析》中指出:中国建筑陶瓷机械装备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打破了意大利一国独强、绝对垄断优势的格局,并对其构成了威胁,这促使意大利产商开始通过兼并收购进行产业整合、增强实力以应对。

  有业内权威人士评论,国内建筑陶瓷装备在1983年以后,通过引进意大利等国的陶机制造技术到新世纪初大体实现国产化、到目前的完全国产化,中国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在改革开放政策大环境下通过引进、模仿、创新,直至实现了质的飞跃。

  而这个飞跃,历经了一个从“靠别人”到“靠自己”,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无地位”到“大品牌”的历程。

  不容忽视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建陶产业的历次产业转移、产业扩张都推动了陶瓷机械装备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有统计显示,2004年至今,我国建筑陶瓷机械装备市场年销售总量由2004年的45亿元猛增至目前的100多亿元,6年间市场容量增长80%,年均增长率超过20%。

  然而,在这一片大好形势的背后,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已经严重影响了陶瓷装备产业的向前发展。

  一方面,陶瓷产业转移、扩张带来的市场蛋糕慢慢的变成了历史。不但如此,陶瓷机械装备产业也已经呈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状态。

  以压机销售为例。据本报调查的数据,2010年,陶瓷压机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为1200台左右,2011年的数据是1000余台,而去年则600台不到。

  对此,恒力泰总经理杨学先表示,一般的情况下全世界陶瓷压机一年的需求量是1000台左右,但恒力泰一家公司一年就能生产700台。

  “如果所有压机企业全部开足马力去生产,产能可以超过1000台这个数据的80%。这种产能严重超过标准的情况在其他陶瓷装备企业当中同样存在。”杨学先说道。

  据广东一鼎科技董事长冯竞浩介绍,最近的两三年,一方面,由于向外迁移、向外扩张的企业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另一方面,陶瓷产业受产能过剩的影响,各建陶产区新建项目、生产线数量不仅少,而且进展非常缓慢。受这两种重要的因素的影响,对于陶机装备行业而言,像前些年遇到的那种好时光慢慢的变成了了历史。

  广东摩德娜科技总经理管火金也认为,目前国内的陶瓷装备市场,与前几年相比已然浮现了将近一半的萎缩,这将使得装备企业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不仅是产能过剩、市场缩窄,装备产业本身存在的“硬伤”也成了新形势下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中国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在汲取国外精华的同时,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运作模式取得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由此开创了“中国模式”般的发展方式。

  但“中国模式”的背后,隐藏的却是缺乏技术上的含金量、创新不足、抄袭模仿、依靠低价竞争等现象。

  “由于大家都是用最原始的竞争手段去销售产品,获得的利润自然也十分微薄,这也导致企业做不大,企业做不大就不可能大力度投入研发,没有研发就只能不断地依靠低价格竞争,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说,低价、恶性的竞争使很多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并且已经严重阻碍行业的发展进步了。”杨学先表示,这一现状也是当前装备行业存在的通病。

  在冯竞浩看来,如何在创新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最大限度维护创新企业的合法利益已成为目前中国陶机装备行业迫切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陶机业因同质化、侵权而引发的官司并不少见。只有每次创新都得到保护,创新企业才有持续创新的原动力;反之,如果放任模仿、同质化成风,中国陶机企业势必都将失去创新热情,那中国陶机也将失去发展的方向。”冯竞浩说道。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陶瓷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拓展国际市场的道路上仍然走得很艰难。目前中国陶机装备的出口仍处于对国际市场的艰辛开拓阶段。

  意大利陶瓷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ACIMAC)此前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欧洲、中东是意大利陶机装备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世界陶机装备销售的主要市场;在欧美地区,萨克米生产线的销售价格是中国生产线倍以上,面对高端市场,中国装备至今依旧难以大规模的进入;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萨克米也极具竞争力,再加上其利用欧洲的金融机构可以为国际客户提供3~5年的远期融资服务,在这些地区,虽然萨克米的价格高30%以上,却依然是客户的首选;中国的陶机装备仅在东南亚等国际建筑陶瓷新兴产区与意大利企业(主要是萨克米)试探性的交手,国际竞争力仍显单薄。

  对于陶瓷机械装备产业当前面临“双重挤压”的格局,国内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

  杨学先表示,陶瓷装备行业在面临着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难题时,中国的陶瓷装备行业未来的出路在于企业自身的提升和发展。

  “以压机为例,第一,我们要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待市场。虽然市场重心还是在国内,但是增长点要放在国外。像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陶瓷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用全球的眼光来重新定位企业和布局市场。第二,陶瓷企业的改造升级是装备企业未来的增长点之一,装备企业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促进产品的提升、更新升级力度。”杨学先表示,装备企业未来要走专业化、精细化的道路,走这条道路就必须积极、加大研发力度,将产品的质量做到最好。这样才可以做到良性循环,也才能不断地研发生产出一些超前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产品。

  “在参与国际竞争的时候,我们别把意大利人、把欧洲人看得高高在上,我们的能力和水平不比别人差,还有差距的问题大多是还是理念和环境两方面。只要大家的理念和环境改变了,我们的整个行业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和进步,也就不存在跟意大利等国家还有差距了。”杨学先说道。

  冯竞浩认为,今后陶瓷行业对于陶机等装备行业的需求主要会受到三方面的影响:第一,部分陶瓷企业扩大产能和一些公司进行新一轮的扩张,会刺激陶机装备的刚性需求,最大特征是对于压机、窑炉、燃料车间等设备需求会有明显的增长;第二,填补市场空白的陶瓷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推出要求装备行业进行创新,从而引导陶机装备市场的需求;第三,陶瓷行业“自动化”和“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要求陶瓷企业和陶机装备行业共同升级,比如自动包装设备,生产应用中减少了劳动力,顺应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社会经济和市场大环境来分析,未来几年内,陶机装备行业还是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装备企业未来的出路应该在时刻了解市场的需求,紧握市场的脉搏,不断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冯竞浩说道。

  “摆脱传统市场的束缚,寻找全新的市场领域将为未来配套企业寻求新利润的方向。”广东科达机电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目前国内外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陶机装备企业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只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也只有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中国陶机的整体实力才能得到本质上的飞跃。

  有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未来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陶瓷机械装备产业行业一些缺乏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的企业逐步被市场淘汰。同时,优势企业凭借成本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和品牌优势,整合各方资源,逐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下一步,我国的陶瓷机械装备行业的竞争将进入一个很成熟的时期,由当前混乱无序的格局逐渐转变为由行业龙头带头,整体布局的有序经营。我国陶瓷机械装备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慢慢地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将逐步提升,缩小与意大利等国的距离。(周建盛)


contact us联系方式

如果您在求购中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分析和优质客服为您解答!